术后病理检验仍见肿瘤组织,后去上级医院进行二次扩切手术,己切净,未见肿瘤组织,我想问下,第一次手术,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吗?
[律师回复]仅从“术后病理检验仍见肿瘤组织,后续进行二次扩切手术才切净”这一情况,不能直接判定第一次手术医院存在医疗过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
可能不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
1. 肿瘤本身特性
- 有些肿瘤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在手术过程中难以通过肉眼准确判断肿瘤的实际范围。例如,某些软组织肉瘤,其癌细胞可能沿着组织间隙、血管和神经束等向周围浸润,手术医生在术中即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也很难完全精准地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发现仍有肿瘤组织残留可能是受肿瘤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对于一些微小转移灶,在现有的检查技术条件下可能无法在术前完全发现。如甲状腺癌可能存在颈部淋巴结的微小转移,手术时可能难以察觉,导致术后病理显示仍有肿瘤组织。
2. 手术方案的合理性
- 第一次手术可能是基于患者当时的整体状况、病情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的个体化方案。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大范围手术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先采取相对保守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打击,后续再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手术。这种情况下,第一次手术方案本身是合理的,不存在医疗过错。
3. 遵循医疗常规和规范
- 手术过程严格遵循了相关的医疗操作规范和流程。医生在手术中进行了仔细的探查、切除等操作,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例如,在乳腺癌手术中,按照标准的手术步骤进行,术后病理发现仍有少量肿瘤组织残留,可能是在现有医疗水平下难以避免的情况,不能认定医院存在过错。
可能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
1. 术前评估不足
- 如果医院在术前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遗漏了一些关键的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项目,导致对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等判断不准确,从而影响了手术方案的制定,最终导致第一次手术未能切净肿瘤,那么医院可能存在医疗过错。例如,对于肺部肿瘤患者,术前未进行高分辨率 CT 等详细检查,对肿瘤与周围血管、支气管的关系判断不清,手术时未能完整切除肿瘤。
2. 手术操作失误
-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存在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等问题。比如,在切除肿瘤时没有按照正确的解剖层次进行,或者没有将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完整切除,导致术后病理检查仍发现肿瘤组织。例如,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切除范围不够,残留了部分肿瘤组织。
3. 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
- 医院没有充分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等信息。如果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且术后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那么医院在告知义务方面可能存在过错。例如,医生没有告知患者第一次手术有较大可能需要二次手术的情况,使患者对后续治疗缺乏心理准备和合理预期。
要确定第一次手术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通常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等专业评估。你可以与医院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复印并封存病历资料,以便后续进一步处理相关事宜。如果与医院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