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证,是当前农村村民合法拥有房屋和用地的权利凭证,可以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转让,但不得向非集体组织成员转让。宅基地证,通称宅基证。
办理宅基地证流程:
1、工作程序:
审查证件→情况调查→测量尺寸→填写报表→上报审批→发证
2、变更基本条件:
1、申请人户口必须在本村;
2、申请人户口必须是农业户口;
3、申请人及家属必须没有宅基地使用证。
3、需提交资料:
1、户口簿(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份(A4纸);
2、当地公安局派出所的证明;
3、申请书一份、委托书一份;
4、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表;
5、原土地登记卡二件,原宅基地使用证原件;
6、更正后填写的土地登记卡三张。
1、通过申请取得
(1)农村居民向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提出宅基地使用权申请;
(2)村民委员会根据村镇规划对宅基地使用权申请进行审核,经村民会议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讨论同意;
(3)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民必须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申请,获得批准后才可以使用宅基地,不得在未获批准前擅自使用宅基地。
2、通过协议流转取得
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但只限定于转给本集体的人。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1、农村村民获得宅基地使用权需要先去村委会申请,县乡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登记造册,可以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想获取更多征地拆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