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龙岩法律咨询 > 龙岩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合同民事欺诈指什么

合同民事欺诈指什么

林* 福建-龙岩 合同纠纷咨询 2022.07.03 13:16:56 398人阅读

合同民事欺诈指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龙岩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龙岩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2022-07-03 13:18:56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一、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欺诈,是行为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是指以给对方或亲友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二、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能否撤销以欺诈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主要有以下理由:1、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2、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3、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合同,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4、有利于鼓励交易,将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的合同,意味着受害人根据自身利益既可以申请撤销,也可以维护合同的效力.有一部分合同继续有效,继续履行,就会增加交易,增加社会财富。三、胁迫与欺诈的区别有哪些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区分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主要看主观意图、行为和影响。合同诈骗罪是为了非法占有,常虚构事实、假冒他人等欺诈;而民事欺诈是愿意履行合同,只是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合同诈骗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难以弥补;民事欺诈的损失有限,可通过司法途径追讨。

    2024.10.01 1572阅读
  • 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罪属刑事犯罪,犯罪主体可为个人或团体,不限于特定职业或群体,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等均可成为犯罪单位。因此,合同诈骗涉及的不仅是民事法律,更触及刑事法律层面。

    2024.06.25 1431阅读
  • 合同欺诈是民事诉讼进行起诉吗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若未构成犯罪,属民事纠纷,可通过行政管理部门或社区调停组织调解。也可按仲裁协议社区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若构成刑事犯罪,受害人可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报案,有管辖权的部门应依法侦查并立案,无权的应及时移交。

    2024.05.21 1156阅读
  • 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罪属刑事犯罪,犯罪主体可为个人或团体,不限于特定职业或群体,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等均可成为犯罪单位。因此,合同诈骗涉及的不仅是民事法律,更触及刑事法律层面。

    2024.05.18 1222阅读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欺诈有哪些不同

    专业解答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欺诈有哪些不同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4.02.26 1300阅读
  • 民事合同欺诈会否判刑

    2025.03.30 1279阅读
  • 民事合同欺诈的后果

    律师解析 存在欺诈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后,合同无效。 如果民事合同欺诈的数额较大的,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应当被判处相应的刑罚,承担刑事责任。 具体的量刑是: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5.02.16 807阅读
  • 怎么认定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2025.02.08 1041阅读
  • 民事合同欺诈诉讼时效

    2025.02.05 1491阅读
  • 民事合同欺诈诉讼时效

    律师解析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是欺诈合同,也是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5.01.29 103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