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订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体系。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专设网络消费维权章节之外,尽快出台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管和网购消费维权的具体细则和规定,重点补充、完善网络消费维权的管辖权、网络商品经营者责任、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责任等条款,并将其纳入法律法规监管之中,建立健全网络市场监管体系。
2、引导自我保护,积极防范风险。工商部门、消协应引导网购消费者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尽量选择信誉好、安全性较高的网站购物在购物过程中注意识别虚假信息、妥善保护私人信息并认真阅读和保存交易规则在支付过程中注意保存电子购物单据,支付后必须记录交易的流水单号,以备记录、查询和作为纠纷处理的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应在有效异议期内积极与网络经营者协调,若无法协调应及时收集凭证、单据等,向消协或工商部门投诉。
3、强化人员培训,应对维权需要。网购消费维权工作对工商执法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应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消法》新适用领域和法规的理解程度,使执法人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知识以及电子证据的搜索、跟踪、固定等一系列专门知识,以积极应对网购维权工作需要。
4、强化网购监管,规范交易行为。加大对电商提供商品质量的监测频率、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三无、傍名牌等商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网购平台的巡查,尤其注重定期不定期检查网购合同、交易评价等内容,一旦发现网购欺诈、虚假宣传、不平等格式条款违法等问题,及时进行查处。
5、畅通维权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覆盖辖区的“12021打假维权提示牌”、“一会三站”、12021申投诉举报平台作用,高效、快捷受理网购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方面的投诉举报,做到深入调查、积极处理、及时反馈,强有力保护好广大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专业解答消费者有权向当地或责任方所在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协会接收后转交问题机构,督促其限时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复杂或需行政介入的情况,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规寻求行政部门协助,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专业解答消费者权益体系包括九个核心方面:1)人身及财产安全;2)知情商品信息的权利;3)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自由;4)公平交易的保障;5)享有求偿权;6)结社以维护权益;7)获取消费及权益保护知识的权利;8)人格尊严和民族习俗尊重;9)对商品与服务质量的监督权。这些权利确保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专业解答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包括财产安全权和知情权。前者指金融机构需依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服务时的财产安全;后者指金融机构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可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并揭示潜在风险,禁止发布欺诈性信息或虚假宣传。
专业解答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包括财产安全权和知情权。前者指金融机构需依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服务时的财产安全;后者指金融机构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可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并揭示潜在风险,禁止发布欺诈性信息或虚假宣传。
专业解答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包括财产安全权和知情权。前者指金融机构需依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服务时的财产安全;后者指金融机构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可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并揭示潜在风险,禁止发布欺诈性信息或虚假宣传。
律师解析 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消费者有下列基本权利: (1)安全保障权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 是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 是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 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 (6)求教获知权 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的权利。 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7)依法结社权 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8)维护尊严权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 是指消费者享有的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律师解析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出现以下情况,有权要求经销者承担三包责任。: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没有说明的;: 2.不符合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要求;: 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4.产品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等法定部门检验不合格;: 5.产品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销售者应当履行下列三包义务:: 1.不能保证实施三包规定的不得销售三包商品;: 2.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 3.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不符合规定标识要求的一律不准销售: 4.产品出售时,应当开箱检验,正确调试介绍使用维护事项“三包”方式及修理单位,提:供有效发票和“三包”凭证;: 5.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查询、投诉并提供服务。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