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衡阳法律咨询 > 衡阳刑事辩护法律咨询 > 肇事逃逸不构成逃逸罪,如何认定?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肇事逃逸不构成逃逸罪,如何认定?

孙** 湖南-衡阳 刑事辩护咨询 2021.05.19 22:42:05 443人阅读

肇事逃逸不构成逃逸罪,如何认定?

其他人都在看:
衡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衡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2021-05-19 22:43:05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肇事逃逸怎样算构成犯罪

    专业解答交通肇事后逃逸,若构成犯罪,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一是肇事后,导致一人以上重伤,且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为逃避法律定罪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比如,驾驶员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致使他人重伤,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却仍然选择逃离现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构成犯罪。二是肇事人明知有人受伤,却不报警、不抢救,反而选择逃离现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给受害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尊重生命安全,避免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发生。

    2024.10.24 1507阅读
  • 事故逃逸怎么认定构成犯罪

    专业解答在讨论事故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时,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其一,事故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如出现人员死亡、三人以上重伤,且肇事方需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其二,判断是否构成逃逸的关键在于肇事者是否明知发生事故,却仍然逃避法律责任并逃离现场。不知晓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的情况,不被视为逃逸。对这一问题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后果和主观心理等。

    2024.10.24 1783阅读
  • 交通事故责方逃逸构成肇事逃逸吗

    专业解答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实施逃逸行为,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当事人,将被公安机关处以罚金范围从200元至2000元不等,并且可能被判处15日以下的拘留处罚;如若不幸酿成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了犯罪,尽管当事人没有选择逃逸,仍旧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且,由公安机关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是不可避免的。

    2024.10.17 1074阅读
  •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怎么处罚

    专业解答肇事逃逸行为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时的处罚措施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任何人在引发交通事故后有逃逸行为,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将面临至少二百元至最高两千元的罚款处罚,同时可被依法处以最多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该驾驶员终身不得再次获得新的机动车驾驶证资格。

    2024.10.17 1257阅读
  • 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怎么处罚

    专业解答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的处罚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驾驶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选择逃逸,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将被处以最高至二千元人民币的罚款以及最长达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处罚。此外,肇事车辆也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该驾驶员将永远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4.10.17 110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