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南平法律咨询 > 南平刑事辩护法律咨询 > 恐吓恐吓信是什么罪?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恐吓恐吓信是什么罪?

林* 福建-南平 刑事辩护咨询 2021.05.18 09:38:19 333人阅读

恐吓恐吓信是什么罪?

其他人都在看:
南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南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虽然并没有以“恐吓罪”命名的罪名及刑法条文,但实际上已经有其它条款对恐吓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定及刑事处罚,那就是刑法的寻衅滋事罪。也就是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依法构成寻衅滋事罪。恐吓证人构成妨害作证罪。如果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有威胁、要挟等行为的,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或抢劫罪(当场取财)。需要有威胁、要挟等行为,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方面的证明材料。可以参考以下证据类型:1、书证。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者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比如,有恐吓内容的书信、文件、票据、合同等。2、物证。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3、视听资料。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比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录像机录制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4、证人证言。证人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向人民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所作的陈述,既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专业解答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指捏造恐怖威胁,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一般可判三至五年有期徒刑并附加拘留或管制;情节恶劣者,最高刑期可达七年,旨在严惩此类严重扰乱社会的犯罪行为。

    2024.09.03 1358阅读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恶意编造并散布虚假恐怖讯息,如爆炸、生物、放射性威胁,意图干扰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犯罪。虚构信息必须被广泛传播,引发公众恐慌并扰乱秩序才成立此罪。关键在于编造与传播两个动作必须同时发生,否则不构成该罪。

    2024.08.21 1622阅读
  • 辱骂威胁恐吓是什么罪

    专业解答侮辱他人违法,需满足特定条件才构成犯罪,应依法处罚。包括书写恐吓信或威胁他人安全、公开侮辱或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情节恶劣者,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6.02 1555阅读
  • 威胁恐吓诽谤信息骚扰是不是能构成犯罪

    专业解答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威胁恐吓诽谤信息骚扰是不是能构成犯罪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2024.02.23 2249阅读
  • 威胁恐吓诽谤信息骚扰是否能构成犯罪

    专业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威胁恐吓诽谤信息骚扰是否能构成犯罪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2024.02.20 2874阅读
  • 威胁、恐吓、诽谤、信息骚扰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解析 威胁、恐吓、信息骚扰他人如果情节恶劣会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诽谤他人如果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5.02.24 1164阅读
  • 故意恐吓是什么罪

    2025.02.23 1331阅读
  • 发短信威胁恐吓是什么罪

    律师解析 如果语言威胁他人生命安全,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可以给予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2025.02.12 1097阅读
  • 刑法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析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5.02.09 1318阅读
  • 用刀威胁恐吓别人算是什么罪

    律师解析 根据是实际情况而定。 情节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有实际损失并能证明损失与侵权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也可以主张经济赔偿。

    2025.02.08 107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