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与受理、审前准备、开庭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诉状后,法院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将向被告发送诉状副本,被告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庭审时,除非涉及机密或个人隐私,否则应公开审理。法院会根据双方陈述和证据作出判决。整个过程中,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解等方式,促进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专业解答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民事诉讼程序主要有七种,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特别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七种。具体适用哪一种程序审理,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
专业解答民事诉讼程序起诉条件中规定原告需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且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起诉。民事诉讼程序的步骤: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专业解答美国刑事诉讼一般有以下几种程序:1、逮捕。2、初审。3、预审听证。4、审前动议。5、挑选陪审团。6、开场陈述。7、公诉方主诉。8、辩护方的撤销指控动议。9、被告方主讼。10、反驳证据。11、对陪审团的最后论述。12、法官对陪审团的指示。13、陪审团的评议和裁决。14、量刑。
律师解析 在民事诉讼中,通常均遵循以下几个重要流程: 起诉与受理、审前筹备、庭审以及判决或裁决等环节。 1.起诉及接受: 当公民决定提起诉讼时,需向相应法庭递送诉状,并依照被告人数创建副本。 若书写诉状存在困难,可采用口头方式发起诉讼,法庭会对此进行记录,并且通知对立方当事人。 法院收到诉讼书或口头诉讼后,如果判断其符合作战条件,应于七日内启动立案程序;如认为不具备战备条件,则应在同日决定不予受理,原告诉求裁定不服的,有权就此提起上诉。 2.审前筹备: 法庭收到诉状之后,应在立案之次日起五日内向被告发送诉状副本,而被告也需要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辩护状。 倘若被告提交辩护状,那么法庭应在收到该状后的同样时间内将复印件发放给原告。 若是被告未能提交辩护理由,这并不影响法庭的正常审理进程。 3.庭审阶段: 司法局审理民事案子时,除非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相关规定,否则均应该公开进行审判。 例如离婚纠纷案、商业保密案件等,如果当事人自愿要求不公开审理,法庭应尊重其意愿。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