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对于雇凶杀人者是属于间接正犯还是教唆犯?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雇凶应当属于教唆犯而非间接正犯,更不属于共同正犯。正犯指的是实行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雇凶者显然没有亲自实施实行行为,而间接正犯则是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来实现犯罪的一种正犯形态,被利用者是被作为工具使用的,并没有自由的意志,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教唆犯即唆使尚未决定实行犯罪的人产生犯罪的决意,雇凶是一种较为特殊也较为恶劣的教唆犯,以给付金钱的方式使得他人产生犯意。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参照陈兴良老师的《口授刑法学》。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护唬篙舅蕻矫戈蝎恭莽、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教唆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国家工作人员指使妻子,其本人与妻子属于共同犯罪,亲自实施了犯罪,两人只是分工不同,因此,该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直接正犯。据是否直接实施犯罪为标准,正犯被分为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
1、直接正犯是指亲自违法地且有责地实施了实行行为,因而实现构成要件之犯罪人。
2、间接正犯是指虽非因行为人自身的行为,而是通过其他人(甚至是被害人自己)而实现构成要件之人。被利用者只是利用者的作案工具,两者不构成共同犯罪。间接正犯的种类:⑴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⑵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