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般通过违法经营所得的叫违法所得(如无照、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但国家工作人员违法收入叫非法所得,可能涉嫌。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2021-03-28 15:21:03 回复专业解答河北省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立案标准法律明确规定,在知晓属于犯罪所获得以及其产生的收益时,若坚持窝藏、转移、收购、代售等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轻则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惩处,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 然而情节严重者,根据相关法规,需接受更严厉的惩罚,即在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并处罚款。
专业解答在司法实务中,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未遂的立案标准相较于既遂,是适当放宽的。主要是综合考虑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手段以及涉案财物的价值等因素。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接近既遂,或者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即使是未遂,也可能会被立案追责。
专业解答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
专业解答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
专业解答不同的非法所得类型有不同的立案标准,这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比如贪污罪、受贿罪,超过三万元未达到十万元的,就被视为“数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