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伤残等级认定后员工离职怎么处理
1、工伤与工作单位紧密相联,脱离了受伤的工作单位,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都无从谈起。而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认定是有时间限制的,即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或者工伤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后在伤势相对稳定时,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最终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2、员工工伤鉴定出来后离职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包括认定后可能发生的诉讼,做劳动技能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主张工伤赔偿,用人单位除了应支付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和治疗与休养期间工伤津贴外,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终止用工人得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
二、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1、申请环节。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出具《补齐材料告知书》;
2、受理环节。基本资料收齐核实且符合受理条件后,工伤保险经办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3、承办环节。如申请人为受伤害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工伤保险部门应向用人单位发出《关于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通知》,核实有关情况。收到用人单位书面回复后,如双方有争议,工伤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4、办结环节。工伤保险部门就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书面决定,并于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以及该职工所在单位。
专业解答尽管员工离职可能与工伤事故无关,但用人单位仍需对离职后员工的工伤负责。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即使劳动者主动离职,国家工伤保险基金仍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赔偿金,雇主需支付一次性职业受伤赔偿津贴。具体金额由省级政府制定。工伤赔偿与离职行为无直接关联,劳动者仍有权享受工伤待遇。
专业解答劳动者有权选择解除雇佣关系,不影响其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在取得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前,不强制解除合同,可暂停工作。取得工伤认定和鉴定结论后,解除合同更便捷。工伤鉴定后,劳动者可决定是否解除合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职可领,医疗和就业补助金需离职时领取。
专业解答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工伤认定后辞职单位给补偿吗问题带来帮助。
专业解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工伤认定后自己辞职还有补偿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专业解答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工伤认定之后主动辞职,单位会不会给补偿相关的法律规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