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寻衅滋事罪属于公诉案件,在立案后不能私了,必须按照刑事程序来走。双方当事人只能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进行民事赔偿后,犯罪分子在量刑上要从轻处罚。
寻衅滋事罪是如何进行认定的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殴打,是指对他人行使有形力,造成他人身体痛苦的行为。换言之,殴打相当于国外刑法中的狭义的暴行。亦即,殴打应是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有形力,只要是针对人的身体行使有形力,即使没有接触人的身体的,也属于殴打。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追逐,一般是指妨碍他人停留在一定场所的行为;拦截,一般是指阻止他人转移场所的行为。显然,这两种行为,都是妨碍他人行动自由的行为。追逐与拦截可能以暴力方式实施,也可能以威胁等方式实施。辱骂,是指以言语对他人予以轻蔑的价值判断。辱骂不要求有特定的对象,对一般人的谩骂,也可能成立本罪的辱骂。情节恶劣的判断,必须以法益受侵害或者受威胁的程度为中心。对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轻伤结果或者导致他人自杀的,使用凶器追逐、拦截他人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追逐、拦截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强拿硬要,是违背他人意志强行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夺取财物,也可以表现为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对其中的财物宜作广义解释,即包括财产性利益。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公共场所,是指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场所。起哄闹事,是指用语言、举动等方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使公共场所的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或者说,妨碍不特定或多数人在公共场所的有序活动。起哄闹事行为,应是具有性、蔓延性、扩展性的行为,而不是单纯影响公共场所局部活动的行为。
专业解答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寻衅滋事行为将被立案处理,超出个人掌控,进入刑事程序。当事人需调解涉及的民事部分,调解结果可能影响量刑。量刑考虑因素包括危害性、多次作案、地点、社会影响及受害者等,基准刑限于五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
专业解答寻衅滋事造成轻微伤,属于治安案件,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并赔偿损失。可以调解。虽然行为人无法与受害人进行刑事责任部分的调解,但是行为人可以就民事赔偿部分,与受害人进行和解,尽量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以取得其谅解。
专业解答在处理人身损害纠纷时,赔偿金额根据实际医疗费用等计算。轻伤可要求五至六万元赔偿,残疾则可根据法律要求十万元以上赔偿。加害方需取得谅解书以减轻或免受实刑判决。斗殴造成的伤害及量刑因身份而异。故意殴打或伤害他人将面临拘留和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专业解答寻衅滋事罪包括无故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损毁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制造破坏性喧闹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若造成轻微伤害,则属于治安事件,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和赔偿责任,也可选择调解。这一法律定义明确,执行起来完全可行,为打击此类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专业解答寻衅滋事行为可通过调解妥善解决,若不符合刑法立案标准,可在公安部门协调下与受害者达成和解,避免诉讼。然而,若按寻衅滋事罪立案调查,虽能解决民事赔偿,但无法彻底解决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涉及民间纠纷引发的轻罪案件,可采用调解方式解决。
律师解析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