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1、我国现行法律体现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律条款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r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共两款,都是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其中 第一款是关于欺诈行为的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条规定实质上是关于经营者违约行为的惩罚性赔偿。 第二款是关于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赔偿,这一规定实质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惩罚性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依照本法 第四十九条、 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补偿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主要有:
一、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缺陷产品仍然生产或者销售;
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事实,即造成了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造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损害后果的情形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
三、因果关系成立,被侵权人的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是侵权人生产或者销售的缺陷产品造成的。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一、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既非共同责任也非连带责任,而系相互独立的各自责任;
二、惩罚性赔偿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前提,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因此,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存在明知情形,则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或者仅证明了生产者存在明知,则只可以请求生产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下列情形下,由于出卖人行为构成了欺诈,因此买受人可以在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的前提下,还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1、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3、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4、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5、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惩罚性赔偿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
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
惩罚性赔偿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
1、提供补偿性赔偿对精神损害不能提供的救济;
2、在受害人人身受到伤害而损失很难证明的情况下,更充分地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害;
3、补偿受害人提起诉讼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综上所述,补偿性和惩罚性的赔偿并不是在任何的交易情形下都是可以提出来的,必须是法律有所规定的销售产品的情节才是适用的,如果已经有损害的基础上作出了伤情的赔偿就不能够再主张要求补偿或者惩罚性的赔偿了,但不禁止以其他的名义索要相应的赔偿。
补偿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主要有:
一、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缺陷产品仍然生产或者销售;
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事实,即造成了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造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损害后果的情形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
三、因果关系成立,被侵权人的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是侵权人生产或者销售的缺陷产品造成的。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一、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既非共同责任也非连带责任,而系相互独立的各自责任;
二、惩罚性赔偿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前提,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因此,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存在明知情形,则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或者仅证明了生产者存在明知,则只可以请求生产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下列情形下,由于出卖人行为构成了欺诈,因此买受人可以在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的前提下,还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1、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3、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4、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5、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惩罚性赔偿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
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
惩罚性赔偿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
1、提供补偿性赔偿对精神损害不能提供的救济;
2、在受害人人身受到伤害而损失很难证明的情况下,更充分地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害;
3、补偿受害人提起诉讼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综上所述,补偿性和惩罚性的赔偿并不是在任何的交易情形下都是可以提出来的,必须是法律有所规定的销售产品的情节才是适用的,如果已经有损害的基础上作出了伤情的赔偿就不能够再主张要求补偿或者惩罚性的赔偿了,但不禁止以其他的名义索要相应的赔偿。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