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辽宁法律咨询 > 大连法律咨询 > 大连其他法律咨询 > 解除婚姻关系多久可以解除?

解除婚姻关系多久可以解除?

苟** 辽宁-大连 其他咨询 2021.03.22 09:04:15 415人阅读

解除婚姻关系多久可以解除?

其他人都在看:
大连律师 其他律师 大连其他律师 更多律师>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婚姻关系只能通过离婚登记或者判决或调解的方式解除。失踪并不会构成导致离婚,我国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但是由于离婚纠纷涉及到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此,一般不适用缺席判决,以避免造成一方当事人的诉权被剥夺,人身和财产权益被侵害等情况发生。因此,在一方失踪的情况下如果想离婚,可先诉至,由采取公告送达程序来完成对其妻的通知义务,一旦60日的公告期满,即便被告不出庭,亦可缺席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经调解无效,应准许离婚。另外,丈夫作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宣告失踪(下落不明满两年)或死亡(下落不明满四年),人民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公告期间届满,人民应当根据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判决或者驳回申请的判决。如宣告失踪的,可另行离婚,人民会依法判决准予离婚。如宣告死亡的,其婚姻关系在宣告之日起即告解除。另外,分居,不管时间多长,都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目前,我国法律不承认分居年就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但是,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则构成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诉讼中,如果调解不成,应当判决准予离婚。但是非因感情不和而分居的,不能适用该项规定。但是,要注意,必须是因为感情不和导致分居,并且满2年的时间,才会予以判离。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解除劳动关系多久结清工资

    专业解答在解除劳务关系时,雇佣方有义务一次性结清员工的所有工资。这是为了保护员工权益,让他们能及时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通常,雇佣方会在办理离职手续时或在合理期限内尽快结算员工薪资。

    2024.10.24 1722阅读
  • 解除劳动关系多久可以提取公积金

    专业解答劳动者与雇主的劳动合同终止后,通常是在离职手续办结后的次月,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不过,具体的办理和审批时间,可能会因各地区的法规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申请提取前,务必确保已满足所有必要条件,如无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等。

    2024.10.24 1235阅读
  • 解除劳动关系期限是多久内

    专业解答解除劳动关系的期限会因解除原因不同而有差异。如果是双方合意的解决方式,法律没有规定固定期限,双方协商一致就行。不过,如果是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过失,那单位得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要是劳动者有过失,单位就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2024.10.15 1561阅读
  • 一方不同意离婚需要多久才能解除婚姻关系

    专业解答若夫妻一方坚决不想离婚,另一方想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解除婚姻关系。想通过法院离婚,关键在于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是3个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可能不受理。但是,如果第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后,双方分居满一年,再次起诉离婚,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2024.10.10 1776阅读
  • 取保候审多久解除关系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的解除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它会受到案件具体情况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而且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违反相关规定,那么取保候审就会自动解除。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案件调查已经完成、审查起诉已经结束或者审判已经结束,并且经过评估后认为没有继续取保候审的必要,那么也可以解除对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非羁押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终结。

    2024.10.01 194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