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您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不代表案件的终结,后面是否还有其他刑事诉讼阶段,需要根据案情以及司法机关的判断决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2021-01-02 17:51:24 回复专业解答在下列情形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无法取得取保候审批准:1.所涉罪行性质严重且预计会被处以较重的刑事处罚者;2.存在逃跑可能性或者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之人;3.具备销毁、篡改证据、阻碍证人出庭作证或者与他人串通口供能力的人员;4.不愿提供担保人或者未能按时足额缴交保证金者;5.过去曾因违反取保候审相关规定而被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现又提出申请的人员。
专业解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取保候审被视为一项关键性的强制措施,主要应用于那些可能面临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可能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同时,对于那些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通过实施取保候审并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案件当事人,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措施。除此之外,如果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是孕妇或者正在哺乳期的母亲,也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
专业解答在以下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通常将无法获得取保候审的许可:当案件涉及严重暴力犯罪,例如蓄意谋杀、强奸、抢劫、绑架等罪行,或是犯罪嫌疑人具有逃逸可能性、可能会破坏、篡改证据,影响证人提供证言或者干扰串供者,亦或者存在对受害者、举报者、控告者进行报复的威胁和倾向等因素,司法机构通常会慎重考虑并拒绝批准取保候审申请。
专业解答在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取保候审被视为一种强制性手段,主要用于以下四类情况:1.针对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可以有效防止其再度危害社会;2.当被告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的严厉惩罚时,如果我们认为不会因采用取保候审而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那么也允许采用这一方式;3.对于那些身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如果我们认为她们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同样可以考虑使用取保候审;4.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被告人已经被羁押了足够长的时间,但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此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取保候审。
专业解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较轻、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对社会危害较小、患有疾病、孕妇或处于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案件尚未审结但羁押期限已满的情况,可适用取保候审。关键在于要确保被取保候审人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同时符合相关规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