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四川法律咨询 > 攀枝花法律咨询 > 攀枝花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欺诈行为的认定,欺诈行为的认定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欺诈行为的认定,欺诈行为的认定

向** 四川-攀枝花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0.12.06 18:10:07 385人阅读

欺诈行为的认定,欺诈行为的认定

其他人都在看:
攀枝花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攀枝花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合同欺诈行为的二重性使合同欺诈行为成就的合同在法律上是一个矛盾体,从而使其成为利用合同从事违法活动的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也重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从《民法通则》颁布至今,我国关于民事欺诈的规定也见于许多单行法规,如《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企业破产法》、《保险法》等,这些无疑是对我国民事欺诈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如何认定为欠条欺诈诉讼

    专业解答具体来说的话,我们得从下面几个角度去看:首先,既然是欠条,我们得先看看这个欠条是不是假的。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人有没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真正的欠条改过或者偷偷复制了一份新的假的欠条。对于债务关系,我们也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比如看看债务到底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儿发生的,是怎么产生的等等。

    2024.10.29 1393阅读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的非法占有行为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判定需考虑以下几点: 1.签约时有无履行能力及诚意,若夸大能力以引诱签约,则可视为非法占有。 2.获财物后用途,如用于违法或挥霍导致还款困难,这是关键证据。 3.违约后是否积极承担责任,若未弥补过错,则可能构成犯罪。

    2024.10.24 1871阅读
  • 集资诈骗罪的诈骗行为认定有几种

    专业解答集资诈骗罪的诈骗行为如何认定在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具体行为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资之后并未按照事先约定投入到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亦或是所投金额与其所筹资金总额相比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导致集资款项无法全数收回的情况;(2)集资者罔顾集资款项的使用价值,任意挥霍,导致集资款无法顺利偿还的情况;(3)集资者为躲避责任,故意携带着集资款逃离现场的行为;(4)集资者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以达到逃避偿还责任的目的;(5)集资者通过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返还资金的义务;(6)集资者故意隐瞒、销毁财务账目,甚至采取虚假破产、假倒闭等手段,逃避返还资金的责任;(7)集资者拒绝透露资金流向,逃避返还资金的责任;(8)其他可以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表现形式。

    2024.10.20 1044阅读
  • 敲诈勒索罪违法行为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专业解答敲诈勒索罪违法行为认定的特定标准有哪些敲诈勒索罪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界定和判定标准,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对被害人进行威胁或强制性的行为表现,这种做法主要在于向受害者施加压力,使其感到恐惧,进而被迫交出财务,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能完全剥夺受害者自主选择的权利;其次,受害者必须因为行为人的威胁或者强迫而产生恐惧感和心理压力;再次,由于感到恐惧,受害者会顺从行为人的意愿,按照他们的要求交付财物;最后,行为人通过上述手段获取了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2024.10.20 1725阅读
  • 消费者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如何界定

    专业解答消费者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其界定一个行为被视为欺诈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该行为主体,也就是经营者,对欺骗具有明确的主观意图。这种意图可以表现为他或者她在知晓他人可能会受到欺骗的情况下,仍然有意去实施这个欺骗行为并期待从中获取利益。其次,经营者需要实施特定的欺骗性行为。

    2024.10.19 136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