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辞职以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和仲裁以后再辞职都是可以的,只要劳动者是在从辞职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都是可以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专业解答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需要先经过仲裁程序,然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因为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的优点是快捷灵活,可以快速解决一些简单的争议,同时也可以减轻法院的压力。此外,仲裁还可以筛除一些复杂的争议,让那些真正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案件得到更好的处理。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无需先经过仲裁程序。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之,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专业解答劳动争议处理通常需要先进行仲裁,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其目的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合理利用司法资源。不过,虽然劳动仲裁可以引导双方进行协商,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法院提出支付令申请。
专业解答通常,发生劳动争议后,先仲裁后诉讼是一般流程,由专业机构仲裁来快速、简洁地处理纠纷。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能证明雇主确实拖欠工资,而且争议比较简单,就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不用经过仲裁这一环节。
专业解答处理劳动争议一般要先仲裁后诉讼,这个程序是为了让纠纷能高效、公正地解决。仲裁是前置步骤,主要是筛选简单的争议,把复杂的案件留给诉讼。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欠薪,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这样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种灵活的机制保证了劳动争议能得到妥善处理。
专业解答一般来说,遇到劳资纠纷,先仲裁,再起诉法院。这个程序是为了快速解决劳动争议,减轻法院压力。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雇主对终局裁决有异议,不能直接起诉,而劳动者还是有诉讼权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