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欠债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撤销欠债人的行为。欠债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撤销欠债人的行为。
《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1997年《刑法》第313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对犯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申请保全欠债人的财产。人民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作出裁定,保全裁定应当立即执行。债权人可向有执行管辖权的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以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收费基本代理费1000-8000元;
专业解答若债务人有心规避债务,通过恶意转移财产的方式逃脱还款义务,债权人有权依照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及第五百四十条中的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债务人的不当转移行为。在此过程中,为防止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无法挽回的严重损失,债权人亦可在紧迫状态下,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申请,请求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阻止债务人继续对其财产进行任何形式的挪移。
专业解答担保人在诉讼被诉前提早离婚并转移财产,被视为逃避债务行为(1)在婚姻登记机关或公证机关进行财产分割后又于婚姻机关办理离婚以逃避债务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实体法对被告人与其配偶之间的财产分割行为作出无效认定,并据此裁定追加被告人的前任配偶作为被告人参与诉讼。
专业解答债务偿还、离婚财产分割等问题都是严肃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很多因素。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包括财产的来源、用途和去向,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如果发现有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法官会重新分配财产,对过错方可能会少分或不分。同时,债权人也可以申请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财产处分,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专业解答规避债务、通过离婚进行财产转移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是无效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具体来说,如果债务人通过离婚协议将大量或大部分财产转让给一方,导致自己的偿付能力严重受损,从而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那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逃避债务而进行的财产转移行为。
专业解答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在正式诉讼前的一年里,有财产被转移,且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或者补偿远低于合理价值,那么这种行为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恶意逃债。但是,在做出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特别是要看看这种转移是不是真的会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阻碍。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