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您好,针对您的遗弃武器装备罪量刑标准是怎么的问题解答如下, 遗弃武器装备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440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遗弃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装备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加重处罚事由:
犯遗弃武器装备罪而遗弃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装备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重要武器装备,是指部队的主要武器装备和其他在作战中急需或者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这里的其他严重情节,是指指挥人员带头遗弃的;他人遗弃的;战时遗弃的;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二、遗弃武器装备罪犯罪认定
(一)遗弃武器装备兼犯其他罪行的定罪
行为人在犯战时临阵脱逃、逃离部队等罪时,有时会同时遗弃武器装备,如行为人丢掉枪支逃离阵地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实际上分别实施了遗弃武器装备的行为和临阵脱逃、逃离部队的行为,其行为符合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应实行数罪并罚。
(二)区分遗弃武器装各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在战时违抗命令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依据,不需要再有其他具体的危害行为;而在遗弃武器装备罪中,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遗弃武器装备,违抗命令仅仅是限制条件,说明行为人违反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但尚未达到战时违抗命令罪那样的严重程度。因此,在遗弃武器装备罪中,仅凭其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是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当然,如果行为人在遗弃武器装备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符合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构成条件的,应按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三)区分本罪与破坏武器装备罪的界限
1、遗弃武器装备的行为表现为消极地将武器装备丢弃不管,而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表现为采取各种方法,积极地将武器装备毁坏;
2、遗弃武器装备罪的主体只能是军人,而破坏武器装备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军人,也可以是非军人。
在具体案件中,如果行为人所采取的遗弃武器装备的方法必然造成武器装备毁坏或者灭失的结果,如飞行员无重大危险而弃机跳伞,或者故意将武器装备投人深海等,则应属于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
专业解答遗弃武器装备罪的量刑依据犯罪事实:五年以下徒刑或拘役适用于一般情况,当事人违反指挥命令抛弃武器装备;情节严重者,如遗弃关键装备或多量武器,或军人明知故犯,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此罪通常指军人对军事设备的蓄意遗弃行为,需履行维护和保管职责。
专业解答嫌疑人如实施并完成对武器装备管理规定的抗拒与遗弃,将按情节轻重被处以五年以下或以上有期徒刑,包括拘役。本罪侵犯的是武器装备管理制度,要求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威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且出于主观故意。只有当军事人员故意违反武器保管职责时,才构成此罪。
专业解答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因疏忽或过失导致遗失法定持有或管理的武器装备,将面临三年以下刑责(有期或拘役),包括盗窃、抢夺后的遗失,按加重情节论处。详情依据《刑法》第四百四十一条。
专业解答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遗弃武器装备罪是以哪些标准量刑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专业解答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构成遗弃武器装备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律师解析 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抗命令,遗弃武器装备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遗弃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装备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律师解析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此罪: 1.侵犯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律师解析 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律师解析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此罪:1.侵犯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