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平顶山法律咨询 > 平顶山投融资法律咨询 > 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有什么区别

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有什么区别

明* 河南-平顶山 投融资咨询 2020.10.06 14:24:31 394人阅读

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有什么区别

其他人都在看:
平顶山律师 金融保险律师 平顶山金融保险律师 更多律师>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是刑法中规定的不同种类的罪名,非法集资涉及的两大主要罪名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非法融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两者之间还是又很大的区别,首先、两者在人数上有区别:1、集资,是通过“集”获得资金,意味着至少向两人或者两个人以上的人获得融资。2、融资,指通过一个以上主体(包括一个主体)获得融资。其次,两者在行为上有所区别:1、非法集资一般泛指超过法定融资对象人数上限获得社会资金的行为。比如有限责任公司最高股东上限为80人,但该公司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接受超过80人的投资,即可定性为非法集资。2、非法融资主要体现在“非法”上,指通过不法手段获得的融资,比如通过证件和相关证明造假骗取银行贷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有何区别

    专业解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前者中犯罪行为人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的是金融秩序。而在后者中犯罪行为人是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侵犯金融秩序的同时还侵犯金融机构的财产。

    2024.09.07 1795阅读
  •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专业解答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2024.09.01 1961阅读
  • 非法集资和合法融资的区别

    专业解答合法融资一般是中小企业在进行的一种集资手段,都会有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和资金提供方三方参与,而非法集资则不一定信息全面。融资项目都是经过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而非法集资一般未经批准,即使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等。

    2024.08.29 1830阅读
  • 非法集资罪与诈骗罪有哪些区别

    专业解答集资诈骗罪和诈骗罪皆涉及非法占有,但对象和方式不同。前者针对不特定公众,以集资为幌子,扰乱金融秩序;后者针对特定个体,通过虚构或隐瞒骗取财物。诈骗罪侧重直接财物索取,而集资诈骗罪更强调利用集资形式,触犯特别法,处罚更为严厉。

    2024.08.27 1396阅读
  • 非法集资罪与一般诈骗罪有哪些明显的区别

    专业解答集资诈骗罪和诈骗罪皆涉及非法占有,但对象和方式不同。前者针对不特定公众,以集资为幌子,扰乱金融秩序;后者针对特定个体,通过虚构或隐瞒骗取财物。诈骗罪侧重直接财物索取,而集资诈骗罪更强调利用集资形式,触犯特别法,处罚更为严厉。

    2024.08.27 1390阅读
  • 要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

    律师解析 1、概念不同。 前者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后者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方面不同。 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但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已获利,获利数额大小,甚至亏损,资不抵债,都不影响罪名的成立。 只有达到“扰乱金融秩序”的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犯罪。 按照法律规定,非法集资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2025.02.11 1195阅读
  • 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是什么

    2025.02.08 1361阅读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律师解析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的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025.01.29 957阅读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具体在哪里

    律师解析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从造成的后果来看,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从案发后的归还能力看,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则具有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 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具有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2025.01.26 1051阅读
  •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律师解析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有: 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3、从客观行为来看,非法集资通常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集资的欠款非法占有,用于个人挥霍、个人私利使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 4、从造成的社会后果来看,非法集资往往造成集资款项挥霍殆尽,无法偿还,造成社会不稳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则会有实际投资项目等,通常都是可以偿还的,只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2025.01.25 143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金融保险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