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行政诉讼法律咨询 > 货款欠条有诉讼时效吗

货款欠条有诉讼时效吗

刘* 江西-九江 行政诉讼咨询 2020.10.05 07:01:09 375人阅读

货款欠条诉讼时效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行政类律师 九江行政类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条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
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对方要抗辩和抵赖一般都很困难。但是,当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后,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对此事实进行否认、抗辩,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存在欠条形成的事实。

2020-10-05 07:03:09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情形
一、约定好清偿货款的时间,那么诉讼时效期限从注明清偿货款日期之日起两年。情形
二,没有约定清偿货款的时间,诉讼时效要分不同的情况考虑:
1、客户拒绝支付货款,供应商提供一段时间的宽限期让他履行债务,到期仍不支付的,诉讼时效从宽限期届满之日起两年。
2、如果供应商一直没有要求客户清偿货款的,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要再次重新开始计算,且中断次数法律上并无限制,可以多次中断。也就是说,在开始计算时效的两年中,只要权利人又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又同意履行义务,则这两年的诉讼时效就以再次主张权利或再次同意履行义务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但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以有证明力的方式进行,如书证请求,有证人在场等,权利人对此负有举证责任,要防止空口无凭而难以查证的现象,否则诉讼时效不能中断。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就拖欠货款而言,就是从债务到期而对方拒绝归还时起算。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期间重新计算。 二、拖欠货款需要的材料 1、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 交易合同、送货清单、收据、对账单、银行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 2、证明债务人主体的身份资料 债务人是自然人的需要其身份证复印件、居住地址等。债务人是公司的最好有银行帐户。要特别注意公司更改名称和住所,使得债权人无法找到他们,借此逃避债务。 有的公民也经常迁移住地户籍,时间长了就查无其人。所以债权人必须注意保留搜集债务人的信息资料。 3、要有最好有债务人的财产线索 很多债务人往往声称无还债能力,事实上却隐匿财产。为了防止胜诉后拿不到财产,应注意搜集债务人的财产线索。 4、要注意诉讼时效 三、如何合法追讨拖欠货款 1、签订还款协议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只是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还款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债权人极为有利。 2、向提讼,同时进行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就是在同时申请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以保证申请人在诉讼获胜后能够执行裁决。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这个问题的回答,诉讼时效并不是很长,一般上诉后,当天就会受理案件一般3个月就可以结案。针对拖欠货款这种情况,一定要收集好证据,以便在上诉时能够节省时间,从而达到效果最佳的理想状态。同时,一定要合规合法追要拖欠的货款,保障自身权利,同时又不违反法律规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