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北京法律咨询 > 朝阳区法律咨询 > 朝阳区合同效力法律咨询 > 委托人履行行纪合同应注意什么

委托人履行行纪合同应注意什么

蔡** 北京-朝阳区 合同效力咨询 2020.10.05 06:11:33 300人阅读

委托人履行行纪合同应注意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朝阳区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朝阳区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对于委托人履行行纪合同应注意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委托人履行行纪合同应注意什么
1、费用负担
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委托物的保管
行纪人占有委托物的,应当妥善保管委托物。
3、委托物的处分
委托物交付给行纪人时有瑕疵或者容易腐烂、变质的,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可以处分该物;和委托人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行纪人可以合理处分。
4、按约定价格买卖的义务
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未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补偿其差额的,该买卖对委托人发生效力。
行纪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可以按照约定增加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该利益属于委托人。
委托人对价格有特别指示的,行纪人不得违背该指示卖出或者买入。
二、如何认定行纪合同
1、行纪合同是有名合同
行纪合同是有名合同,因为行纪合同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法都设专章予以规定,认其为有名合同。我国合同法也对行纪合同设专章予以规定,把它确定为有名合同。
2、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所受委托的事务
行纪合同履行时,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行纪事务,如代购、代销、寄售等。行纪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由行纪人自己享有或承担。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委托人也不对行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行纪合同和委托合同的主要区别。
3、行纪人在与第三人实施行为时应考虑委托人的利益
行纪合同的行纪人在办理行纪业务时,虽然是与第三人直接发生法律关系,但其因该关系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最终应归属于委托人,因此行纪人在与第三人实施行为时,应考虑委托人的利益,并将其结果归属于委托人。
4、标的是行为
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为委托人提供的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行为的服务。行纪人与第三人进行的法律行为才是订立行纪合同的目的,是行纪合同的标的,所以行纪合同的标的是行为。
5、行纪合同是有偿合同、诺成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行纪人负有为委托人办理买卖或其他商事交易的义务,而委托人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同时,行纪人完成事务须收取报酬,即为,所以行纪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行纪合同是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合同无需采用特定的形式,所以行纪合同是诺成合同,不要式合同。

2020-10-05 06:12:33 回复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合同法、担保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事务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合同事务律师#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 委托人不履行行纪合同费用及报酬约定可以申请仲裁吗

    专业解答委托人不履行行纪合同费用及报酬约定,有仲裁协议的可以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024.08.18 1384阅读
  • 不履行行纪合同能直接告委托人吗

    专业解答在委托人不履行行纪合同的情况下,行纪人当然可以直接告给托人,不过,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比如原告需要跟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有行纪合同履约纠纷的事实跟理由,有具体的诉求,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等。

    2024.09.06 1523阅读
  • 委托人不履行行纪合同费用及报酬约定可以申请仲裁吗

    专业解答委托人不履行行纪合同中关于费用及报酬的约定的,如果双方约定的有仲裁协议可以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的话,需要有行纪合同履约纠纷的事实跟理由,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一般满足这些条件的就可以申请仲裁。

    2024.09.02 1827阅读
  • 房屋行纪合同委托人拒绝履行怎么处理

    专业解答房屋审计合同委托人如果拒绝履行支付报酬的话,那么行纪人可以通过调解或者是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问题,同时阿行纪人享有留置权,也就是阿行纪人已经合法地占有委托物,并且可以对委托我进行折现或者是拍卖等行为。

    2024.08.13 1802阅读
  • 委托合同履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专业解答1、保留证据①合同原件及所有附属文件。②对方向我方发送的所有书面函件、传真、电子邮件。2、避免先盖章。3、对方盖章要意识到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都不一定可靠,只有双方签字盖章的东西才可靠。

    2024.07.12 760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