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违法转包的法律责任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均明确禁止转包并对转包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转包行为无效。如前文所述我国《合同法》、《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明确禁止转包行为,我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司法解释》
第四条更是进一步明确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行为无效。
其次,转包人因非法转包建设工程所获取的非法所得要予以没收。《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可以根据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再次,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转承包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主张工程价款。按照《司法解释》
第二条规定,虽然在转包的情况下,转包合同无效,但如果转承包人(实际施工人)承建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转承包人仍然可以主张工程价款,并且按照《司法解释》第二十六的规定,作为实际施工人的转承包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主张工程价款,发包人在欠付承包人(转包人)价款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最后,转包工程的,转包人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我国《建筑法》
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工程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法规的转包行为不仅严令禁止,而且规定了比较严厉的处罚措施。
专业解答擅自提前转移遗产违法,因继承权未生效,遗产属被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无权处置,此举构成效力待定的无权处分。后果可能包括分割时份额减少或丧失继承权。如涉及诉讼,法院可酌情削减其继承份额,甚至惩罚恶意侵占者。
专业解答建设工程领域严禁违法分包行为,一旦触犯,相关方需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国家严格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全部建筑工程项目转包给第三方,亦不得通过分包名义将项目分块转包给他人。这些禁止性规定旨在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诚信、公正、透明的建筑市场环境。
专业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八条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专业解答《民法典》对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违约责任有明确规定:一是强制履行义务;二是纠正弥补违约行为;三是对第三方损失进行赔偿。违约方须补偿实际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预期利益。赔偿总额以预见损失为限,不得超过合同签订时预知的可能损失。
专业解答违法分包者需与承包单位共同承担法律赔偿责任。违规单位将受到整改、没收非法获利及罚款等严厉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资格证书。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