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若无时效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形,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两年内应提讼,否则会丧失胜诉权,即使向,也会以超过时效为由驳回诉讼请求。人身损害等取证相对困难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还有一些案件比如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国际经济纠纷等,诉讼时效为2至20年不等。至于20年的最长期限,是法律对于权利保护的最长期限,超过二十年不予保护。有学者认为,这二十年不是诉讼时效而是除斥期间。无论怎样定性,一旦过了二十年,无论中间出现多少次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事由,只要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二十年后,均不予保护。这两个时效的规定是站在不同角度来看的,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够清楚。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