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您好,关于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量刑标准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勾结的挪用公款犯的区分:
(1)要从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故意的起因进行区分。即谁先提出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拍板的,应认定其为主犯:其他积极响应、参与策划,提出补充意见或修改性意见的人员,应认定为从犯;其他在主观上没有挪用犯意,而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迫接受挪用犯罪意图的,应认定为胁从犯。
(2)要从是否组织、领导、指挥、策划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上划分。即凡是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指挥、策划挪用公款共同犯罪的,或在实施挪用公款共同犯罪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应认定为主犯;而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就认定为从犯;被迫参与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活动的,应认定为胁从犯。
(3)要从获利、分赃情况上进行区分。即一般来说,分得赃款比较多,获利较大的应定为主犯:分得赃款较少、获利较小的,应定为从犯;分得赃款最少、获利最小的,应定为胁从犯。
2、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的挪用公款犯的区分:
(1)从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故意的起因上进行区分。即如内部人员勾结外部人员将挪用的公款交与外部人员使用从而获利的,应认定内部人员为主犯,外部人员为从犯;如外部人员提出共同犯罪的,就应看他们在具体实施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参考分赃、获利情况。
(2)从是否组织、领导、指挥、策划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或在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上区分。
(3)根据获利、分赃的情况进行区分。
其次,应当根据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事前有无约定和是否分赃获利,对其应承担的数额分别加以认定。
(1)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协商过获利后如何分赃的,按事先约定,按比例承担共同挪用数额,已经归还的,予以收缴按照事先约定分得的非法所得。未归还的,根据事前约定。各共犯按比例承担共同挪用公款的数额,并负责退还或退赔,收缴其非法所得。
(2)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协商过获利后如何分配,而实际上没有获利的。在案发时,共同挪用的公款已经归还的,根据事先约定,按比例承担挪用公款的数额,并负责退还或退赔。
(3)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没有协商获利后如何分赃,而在获利后已经分赃的。在案发时,共同挪用的公款已经归还的,按各共犯实际分得的非法所得,按比例承担,其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在案发时未归还的,根据各共犯实际分得的非法所得,按比例承担共同挪用的公款数额,并负责退还或退赔,没收其非法所得。
(4)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没有协商获利后如何分配,而在获利后没有来得及分配,就被有关部门或政法机关查获控制的。按照主犯、从犯、胁从犯各自承担刑事责任的大小,依不同比例确定各共犯承担的数额。公款未受损失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公款受到损失的则按比例退还或赔偿。
(5)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没有协商获利后如何分配,事后也没有获利的。按照主犯、从犯、胁从犯各自承担刑事责任的大小,依照不同比例确定各共犯承担的数额,案发时未归还的,按不同比例退还或退赔。
专业解答关于挪用资金罪的共犯判定,主要是依据共同犯罪理论,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确知道他人正在进行挪用资金的行为,仍然提供帮助或者积极地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了这个挪用行为。这样的情况可能涉及到为挪用提供援助、隐瞒事实真相、提供各种便利等等。判断的标准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存在着与他人共同的犯罪意图,以及在整个犯罪活动中发挥了协助甚至推动的作用。
专业解答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成员在其职务范围内,借助职权之便将本单位的资金挪作他用,或者以借贷形式供自己或第三人使用,私下累积数额较大且未经三个月以上正常还款期,或虽然未达到该期限要求,但挪用资金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行为,以及涉嫌非法活动的行为。这些行为均视为有罪,将会依法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专业解答关于挪用公款罪共犯犯罪数额的判定标准“挪用资金罪”系针对公司、企业及其它各类单位中的特定从业者而设,其主要针对的行为是,这类员工在行使职务过程中,利用自身职权和便利条件,擅自将本单位的资金据为己有或者以借贷方式私自分配给他人。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要求两人以上有共同故意,并共同实施犯罪行为。认定共犯需考虑共同犯罪意图、行为协同及对犯罪完成的贡献。若被告人与主犯有共同意图和协同行动,并对犯罪完成起决定性作用,则可视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基于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要素包括:刑事责任能力、共同犯罪故意、参与犯罪行为以及共犯间的关联性。实践中,若某人明知挪用公款仍提供实质性协助,如提供账户、协助转移资金,且该协助与挪用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此人可能被认定为共犯。简言之,挪用公款罪共犯需有刑事责任能力、共同故意、参与行为,并在行为上相互关联。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