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不判缓刑,要看你够不够缓刑的条件:《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在犯罪的危险;
4、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缓刑期间酒驾的不会撤销缓刑。
酒驾是酒后驾驶的简称,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员饮酒驾驶,血液中酒精含量20-79mg/100ml的情形,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与正在接受缓刑考验的人是否撤销缓刑没有关系。如果醉酒驾驶,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的时,已经触犯了刑法,这时会撤销缓刑,与危险驾驶罪合并执行。
相关规定:
依据《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您好,关于缓刑期间危险驾驶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它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是指人民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缓刑期间原则上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地方,如果要出去,首先向监管矫正机构,一般是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司法所提出申请,由司法所上报司法局,司法局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