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枣庄法律咨询 > 枣庄美容及医疗纠纷法律咨询 > 保外就医会被监视吗

保外就医会被监视吗

刘** 山东-枣庄 美容及医疗纠纷咨询 2020.08.20 01:34:46 383人阅读

保外就医会被监视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枣庄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 枣庄医疗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被监视。
保外就医是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又称监外就医,属于监外执行的一种,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保外就医的罪犯,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性监督考察,劳改机关每年应当派干警或者发函进行一次全面考察,了解罪犯病情和表现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派出干警进行考察的,应当与负责监督考察的公安机关联系并与罪犯本人、取保人见面;发函考察,负责监督考察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回复。
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死亡、迁移地址或者重新犯罪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函告负责管理的、劳改队、少管所;对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应当向负责管理的、劳改队、少管所介绍情况,、劳改队、少管所可以向人民提出减刑建议。
保外就医罪犯需被监视,如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新违法犯罪的;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经治疗疾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的。予以收监执行。
法律依据: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二条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予保外就医:
1.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
2.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3.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治的。
4.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

2020-08-20 01:36:46 回复

但是对于保外就医以后有可能继续进行犯罪危害社会的,或者会自杀自伤自残的罪犯,不能适用保外就医。保外就医的适用,有非常严格的手续规定: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诊断证明,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保外就医的期间仍然计算到刑期以内。保外就医的条件一旦消除(如疾病经治疗已经痊愈),而刑期未满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执行。罪犯保外就医后,由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执行,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人民检察院对于保外就医的实施情况进行法律监督。

对于监视居住能在外地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监视居住可以居住外地,但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当监视居住地是外地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执行外地监视居住。
法律规定,被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居住地。有正当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如果有正当理由你朋友可以向执行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后可以离开。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监视居住可以外出吗
监视居住不允许离开指定住所,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必须向监视机关申请,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允许。
相关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刑事诉讼法 第77条规定 被告人应当遵守一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医疗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