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音解答 > 刑事辩护律师语音解答 > 贪污受贿辩护律师语音解答 > 新刑法行贿有罪吗

新刑法行贿有罪吗

更新时间: 2021-04-15 16:16:28
00:00 2′2″

律师语音内容:

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1、《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对语音解答及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相关律师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知识更多
  • 新刑法行贿罪怎么判刑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对于行贿犯罪行为的量刑须根据情节的严重性予以区分和裁决。通常情形之下,对于触犯行贿罪的行为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附加罚金的刑事处罚;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负担相应的罚金给付责任;而对于情节极其恶劣的行贿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惩罚。

    ......
  • 新刑法行贿罪怎么判?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新刑法行贿罪怎么判?相关的法律规定。

    ......
  • 新刑法行贿罪如何判?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新刑法行贿罪如何判?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

相关法律咨询

立即提问
  • 受贿罪最新量刑标准受贿罪最新量刑标准

  • 最新行贿标准

  • 受贿索贿77万新刑法能判几年?

    您好,针对您的受贿索贿77万新刑法能判几年?问题解答如下,   索贿77万,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二条或者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条
    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
    第一条
    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解答律师
刘双律师

刘双律师

四川国柱律师事务所

刘双,专职律师,2018年担任温江区某社区法律顾问被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担任成都市某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执业期间主持调解和代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诉讼案件及非诉案件,包括建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股权纠纷、企业法律顾问等。刘律师为各单位提供专题法律知识培训。 刘双律师始终秉承:案件有难易之分,但绝无大小之分。对于每一-件案件,以责任心、专业水平和热情,尽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最新精选解答 最新视频解答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